阅读历史 |

第141节(1 / 2)

加入书签

更何况金方业对儿子是真的好,所有事情都要先考虑到对儿子的好坏他才会做,就算是亲爹,也不过如此了,所以高氏就更加心疼他的付出。

“娘,你没看有那么多人头发胡子都花白了,还在坚持参考么,科举应试自然是不好考的,我爹也不过是想试一试身手。”

“好男儿志在四方,科举原本就是男人们的梦想,考上了爹爹也算得偿所愿,考不上就家来继续坐堂,也没什么的。”

“娘,你放心,爹是个知道轻重的人,不会把自己真累着的,既然他想为这个家做些努力,那就由着他吧,你多支持他些,也许他会更开心呢。”

虽然干娘没跟自己说过金方业是为了什么一定要参加科举,刘英男可也猜了个八、九不离十,对于金方业的选择,说实话,刘英男是十分钦佩的。

在古代这种男人唯大的社会环境里,能出现金方业这么一个一切都为了媳妇儿、孩子做打算的男人,真算是捡到一件奇世瑰宝了,干娘确实是好福气。

所以刘英男并不打算干涉,金方业起码没有放弃药房的事情而专心科考,就说明他对自己的科考也不是有十足的把握,只是想要试一试,多争取一个赢面罢了。

“娘,你别担心爹会辛苦,咱们平时多做点儿好吃的给爹补补,晚上你盯着他些,别让他休息得太晚了也就成了,不让爹去考场上走一回,他总不会死心的。”

过后刘英男也找了金方业,私下里跟他谈了一次,问他既然有考科举的这个心思,那为什么以前没有考虑过继续参考呢,刘英男知道金方业现在是秀才的身份。

“我考过了秀才之后,本是一心想跟爹娘显一显自己的本事,结果爹娘却在高兴过后一病不起了,并且很快就双双撒手西去,那时的我很是有些心灰意冷,觉得爹娘是为了供我念书累病的……”

第一百七十四章学堂的伙食

想着那个时候的自己,金方业岂止是心灰意冷,简直是生无可恋,在他的潜意识里,爹娘就是为了他累死的,他再如何也逃不出这个心魔了。

“替爹娘守了三年孝之后,我倒是想开了些,爹娘那么辛苦,不就是想让我出息么,我要是真的放弃了科举,他们地下有知,也会不安心吧。”

“所以那时也想着要继续读书来着,结果族里又出了些事情,我没了父母依靠,自然会被分配不均,我一气之下卖了家里所有的产业,就远走他乡了。”

“没了什么牵挂,我这科考的心思也就更淡了,想着反正我就自己一个人,挣了高官厚禄又如何,能有个进项糊口就得了,所以就拜了个师傅学医。”

“没想到,我学这个还挺有天赋的,做了一、两年的学徒,我就能独自看诊了,就这么着,我留在了宁安镇,跟着师傅一起行医。”

“后来师傅去世,我也懒得再搬到别处去,就这么一直留了下来,哎……要是早知道我能娶到你娘,不再一个人过日子,怎么我也不能这么懒散,让她受委屈。”

没想到金方业还有这么一段过去,刘英男倒是不知道该怎么劝慰他了,这跟她想的不太一样,她以为金方业是考了不中才放弃的,没想到他是压根就没再考。

那是不是说,她的这个便宜爹,其实是有能力科考的,只是他曾经不耐烦再考了,这么说来,她爹的赢面还蛮大的呢。

“爹,没想到你是自己不想考的,那是不是说,你对自己的科举还是很有信心的呢?”刘英男有点小兴奋地问到。

虽然刘英男对这个时代的科举制度不是十分的了解,但她也知道,能过了科举的男人,在这个年代是很受人尊重的,光是秀才就能被免了地税、粮税的,何况接下来的举人、进士呢。

“当然啦,我不敢说自己能参加春闱,考中个进士,参加个殿试什么的,但参加个秋闱,考中个举人应该还是有把握的。”

“只是吧,到底也是撂手了这么些年,我怎么也得往起拣一拣才行,所以才说先试试这次的秋闱,没想这次就中的,就想先感受一下考试的氛围,我还是把重心放在明年。”

说这话的金方业,多少还是有些心虚的,到底十年没有正经的读书了,平日里书是没撂下,可也确实没怎么上心好好读。

“爹,你也别太跟自己较劲,考上了算是意外惊喜,考不上也算是意料之中,毕竟你都十年没参加考试了,你有这份心,我娘就已经感动得不行了呢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