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60节(1 / 2)

加入书签

孙沐枫终于算是止住了哭声,刘英男拧了温毛巾帮他仔细地擦脸,“沐枫,你哥哥是你父亲的夫人生的吗?”

这话问出来,刘英男都觉得别扭,可孙沐枫听懂了,大概自小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,对于正室或者妻妾,就算是长辈不说,丫鬟婆子也少不得多嘴。

“我母亲就是夫人啊,我是母亲生的,哥哥是张姨娘生的,张姨娘是我祖母要父亲娶的,那时候我母亲进门大概有两三年了,因为一直没有生下我,父亲也只好听祖母的,把张姨娘收了房。”

跟这么小的孩子谈论妻妾这样的事情,真让刘英男有压力,但好在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,就算沐枫的母亲不受宠,可好歹是正室,对外的身份比起姨娘来,还是要强上一筹的。

第二百零一章深入的交谈

看来,自己不用改变计划了,有这位孙府的正室夫人在,自己起码不会在京城受欺负,刘英男对未来更多了些期待,甚至有些摩拳擦掌了。

宁安镇确实太小了,刘英男觉得自己完全施展不开,就算是想多开几间铺子,但镇上的消费水平在这儿摆着,总是有些力不从心,不然她也不会相信钱老爷卖铺子时说的理由了。

当然,送小沐枫回家是重中之重,刘英男只是借着这个机会,看看能不能重新找出一条出路来,白晓桐以后肯定是会去京城念书的,她想给弟弟在京城先打下个基础。

只是这件事目前还不能对任何人讲,要是自己说了想亲自送小沐枫回去,家里肯定会乱套的,应该没有人会同意自己的做法。

所以这个想法现在还得保密,刘英男只能尽量地做好前期的准备,比如说抓紧把手艺交给小萝卜,比如说先把鸡丝面的铺子开起来,安排好后续等等。

“娘,其实我本来没想着先买铺子,攒下来的钱,我是打算先买点儿田的,毕竟晓桐现在在念书,以后很可能要走仕途,家里经商的名声对他并不太好。”

“买了土地就不同了,家里有地只能证明富裕,还能让人尊敬,对名声却是无碍的,而且咱家做生意需要粮食,有了田地对咱家生意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。”

刘英男不是迂腐之人,她不会因为这个社会歧视从商,她就一定要跟这种现状对着干,顺应局势才是上上策,她得一切为白晓桐着想,他才是这个家的根本。

“娘,只是突然之间有了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,我就不想错过了,手里有了钱就能买更多的田产,晓桐就算是要出息,起码也得等到今年考过童生试后才能出成绩。”

“到了秋天,家里的银钱应该又能攒下不少,到时候再买田也是一样,这样地也买了,铺子也有了,也算是一举两得。”

虽然干娘不在乎这个钱用在哪个孩子身上,但刘英男却不能不考虑这个事儿,她只有跟干娘交待清楚,这笔掏出来买铺子的钱,年末的时候还是能换成田地的,刘英男也才能更安心些。

“你瞧瞧你,这生意上的事儿娘自来是不太懂的,你看着办就好,不用跟娘解释的,娘知道你一心都是为了咱们这个家,可也得多想着点儿你自己。”

“晓桐的前程让他自己努力吧,你这个当姐姐的做得已经足够了,这间凉皮铺子完全供得起他念书。”

凉皮铺子刚开的时候,大闺女就说了这铺子以后就是晓桐的,虽然开铺子的钱是自己掏的,但铺子从头到尾都是闺女在张罗,高氏不是有眼没心的人。

“娘,咱们娘俩哪儿还用说这么外道的话,我是这个家里的一份子,为了这个家做什么都是应该的,何况我弟弟还出息呢,等到他出息了,难道我这个做姐姐的还借不上光么?”

刘英男撒娇地用脑袋蹭了蹭高氏的肩膀,高氏就伸手揉了两下闺女的耳垂,柔柔软软的,像是撩到了高氏的心槛上。

“你呀,就是个操心的命,你为咱家做过的,娘都记在心里呢,该不该的不是你嘴里说了就算,就算我这个娘不跟你客套,晓桐那个弟弟也得领你的情。”

“没有谁家姐姐该养着弟弟长大的,现在供他念书,以后可能还要供他出去闯荡,对于你的付出,娘心里多少是有些愧疚的,只是……”

高氏把眼睛往远处望了望,似乎穿透了坚实的墙壁,看到了更远处,“只是跟金家比起来,娘更希望他依靠你多一些。”

“你爹是个好人,他也肯定愿意为晓桐付出,要是我说让他拿钱供晓桐读书,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,其实他还真是盼着呢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