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41节(1 / 2)

加入书签

刘英男也不催他,端着玲珑送过来的茶抿了一口,然后等着他慢慢的吸收这个消息,也不知道过去了多半天,郑树根才算是醒过味来。

“刘姑娘,你是说你现在就是县主了?”郑树根还怕这是小姑娘瞎说的,所以把嗓音压得低低的,就怕被谁听到了,再把小姑娘抓走。

“是啊,大厉国的义敏县主就是我啦,呐,这块玉佩树根叔拿好,这是本县主的信物,你出去走商,肯定会遇到不少事儿,不管你遇到了什么难题,你都尽管拿着它去寻官府,让官府帮你解决。”

刘英男知道现在的朝廷,不管什么任命都会用文书下放到全国各洲县的,因为等级制度严密,就怕以下犯上的事情发生,所以她倒没担心自己籍籍无名。

郑树根捏着玉佩却是心潮起伏,他不懂人得有多大的机遇,才能一步登天,是的,在郑树根的心里,刘姑娘此时就是一步登天了。

这个在他心里,还有些放不下的孩子,临走都惦记着要来叮嘱一声的小丫头,竟然……手里的玉佩忽然被阳光折出一道光线,晃了郑树根的眼睛。

第三百一十七章天降的好运气

被晃了眼睛的郑树根,感觉眼睛涩涩的,他伸出粗糙的手掌揉了揉,没有眼泪,可鼻子却酸了。

“树根叔,你别愣着了,快把玉佩收好,我跟你说啊,这块玉佩老值钱了,你可别卖了它啊,得留着它救命,知道不?”

看出了郑树根心里的纠结,刘英男低声跟他开了句玩笑,郑树根反应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,紧张的心情果然缓解了好多,咬牙冒出了一句,“你这丫头!”

刘英男就嘿嘿地笑了,“树根叔,你这次还是往沙漠那边走吗?去进些域外的东西回来卖?那京城带过去的货好卖吗?”

说到自己的老本行,郑树根倒是顺溜多了,“去惯了西域那边,那边虽然环境不好,但骑马还是挺方便的,带回来的东西也不愁卖,就是京城的东西在那边销的不够好,所以每次都要在那边耽搁好久。”

“那你有没有想过去南边儿呢,听说京城的东西在南边儿卖得很好,而且南边有很多番邦的货物,那些货在京城也都很抢手的。”

郑树根憨笑了一下,“我倒是想过去南边儿,也是听说了京城的东西在那边很好出手,就是去南边儿需要坐船,马匹不好带,不带着马吧,旱路的时候又不方便了。”

往南去是要水旱两路换着来的,对于不习惯于坐船的北方人来说,本来就有些困难,再加上马匹的携带不便,所以虽然起过这个想头儿,但到底是放下了。

“树根叔,船上也不是不能载马的,能有什么不方便的,我听说江浙那边的丝绸,运到广州那边可是能卖出了不得的价钱呢。”

“三尺丝绸好像就值好几两银子,丝绸那么轻薄,一匹得有多少个三尺呀,你算一算,光是一匹丝绸,你就能换出多少银子来。”

“如果能用丝绸换到番邦的货物,可就更划算了,他们那些番邦蛮子,只知道丝绸是贵的,却不知道他手里的东西有多值钱。”

“不说别的,那边的水银镜子、钟表怀表、香料佐料什么的,运到这边来都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,那得卖多高的价儿,赚多少的钱啊。”

刘英男的话,到底是勾得郑树根的心里有些痒痒,谁不愿意钱多呢,何况西域也不是好走的,一次大风暴,或者一次迷路,都可能要了一队人的命。

“刘姑娘……不对,刘县主……不对,县主姑娘……”郑树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刘英男才好了,把刘英男逗得不行。

“树根叔,你就叫我刘姑娘就好,咱们关系这么熟了,那些个虚浮的名分都不重要,那是叫给外人听的。”

刘英男这话郑树根爱听,小姑娘虽然身份高了,可心性并没变,还是一如既往的率真、耿直、能干,最主要是不嫌贫爱富,真是个好品德。

“那行,我还叫你刘姑娘,刘姑娘,不是我不想去南方,只是,番邦的东西带回来好不好卖,我也是心里没底的。”

“真说起来,西域这条路也不好走,风大沙重,我早就想换条路了,而且京城带过去的东西也不是特别吃香,那边的人更喜欢实用性强的,精致的他们并不太接受,但我不敢冒进啊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