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62节(1 / 2)

加入书签

金方业自然是知道自家闺女身份的,立刻把媳妇儿搀了起来,躲进了店里,一个是别受着下边人的跪,另一个,他也不想大肚子的媳妇儿给闺女磕头。

“怎么回事儿?英男这是……这是……”突然看着许老爷给闺女下跪,又突然被丈夫搀扶进店铺里身着,高氏着实是有点惊着了。

“你先别管,这边的事情解决了,我再跟你详细说,反正是闺女的大造化,你别担心。”金方业一边安慰着媳妇,一边探头往外看着情况。

围观的群众在看到许老爷跪得规规矩矩的,刘英男也大方方地受着了,立刻就呼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,“见过义敏县主,请义敏县主大安。”

老妇人一伙儿顷刻间就成了鹤立鸡群的了,太过显眼,赶紧也跟着跪了下去,却在把话喊出口的时候,才明白过来,上面坐着的竟然是县主。

虽然他们不太清楚县主究竟是多大的官儿,但却知道县主是皇亲国戚,这一下,一伙儿人吓得都快要失禁了,在刘英男叫了起之后,他们还软在地上。

“许老爷,瞧您客气的,咱们又不是外人,这次也就算了,下次再见面可别弄这些个规矩了,本县主到底是从宁安镇上出去的,按辈分还得叫您一声世叔呢。”

很抱歉,各位亲爱的读者大大们,前边有些章节,把许老爷写成钱老爷了,是本作者的一时疏忽,只是已经发出的文更改不了,还请各位读者朋友们原谅,至于许老爷的夫人,我们估且就叫她钱夫人吧,姓钱的夫人,也不算是太别扭,后面也就继续这么称呼,不改了,就怕越改越乱,再次说声对不起!

第三百四十七章问问任命的事儿

此时的许老爷哪敢接刘英男这话,马上抱拳道,“县主才是客气了,古语有训,先国后家,礼仪也自当如此,先国礼后家礼,这是应该的。”

刘英男也不跟他争执,今天是第一次以县主的身份跟宁安镇上的百姓见面,特别还是遇上了晓桐奶奶这回子事儿,她立个威是必须的,不怕不立么。

“许老爷,您这镇长还没转正呢?明儿让赵县令给您下个任命书,在这个宁安镇上,也没谁再比你有资格当这个镇长了。”

许老爷面上一喜,虽然镇长并不是多大个官,但在这个宁安镇上,那可算是第一人了,以前说是宁安镇第一人,不过是百姓们心里的衡量,这一次算是坐实了。

“谢义敏县主提拔,小人定当竭尽心力,维护好宁安镇的和平安宁,保护好镇上的百姓,不辜负县主对小人的厚望。”

听到刘姑娘……不是,听到县主一句话就把镇长的人选给定下来了,提起赵县令也是没有半点儿的畏缩胆怯,众人看刘英男的眼神都要发光了。

这可是咱们宁安镇上的县主,虽然跟自己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关系,可以后跟外县的人提起,自己的面上也有光啊,县主哎,皇亲国戚,就在咱这宁安小镇上。

“好了,今天这场闹剧也结束了,本县主看他们也不想去告官了,那就散了吧,各位街坊邻居都去忙吧,大家都是好邻居,记得以后还要继续来捧我家铺子的场啊。”

乡亲们自然都齐声应了,这可是县主家的买卖,能去县主家的铺子捧捧场,也是很光彩的,以后说给人听,怎么都算是件体面的事儿。

看到大家都散了,老妇人一伙儿也想着乡亲们一起混走,却被刘英男给叫住了,“那位白家的奶奶,先请您留步,咱们再说两句。”

老妇人和老男人对望了一眼,眼晴里有着一闪而过的敬畏和绝望,看来,今天真是出门没看皇历,来错了。

许老爷本来想在乡亲们走后,跟县主再打个招呼的,结果看到县主把惹事儿的人叫住了,就赶紧站到了刘英男的身侧,以备不测。

刘英男看到紧挨着缩成一团的两个老人,她有点哭笑不得,到底是白家的长辈呢,她也不想把事情做绝,所以也没真想把这两人怎么样。

但她也不能再给他们搭上来的机会了,从此一刀两断是最好的结果,谁也别再惹谁,一次就让他们把不该有的念想都断了。

“你们本该是白晓桐的爷爷、奶奶,照理说呢,本县主也算是两位的小辈了,可惜呀,你们没把白晓桐当成孙子,那咱们之间也就没什么关系了。”

“说实在的,如果这次你们来,是以看孙子的名义,然后想分一杯羹的话,本县主还能高看你们一眼,说不得让你们占点便宜也没什么,但你们错就错在既贪心又黑心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