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87节(1 / 2)

加入书签

但它们无一例外的潮湿泛黄,先不说保养不保养的话,只看它们的模样,就知道应该是很久没有卖得出去了,每撂纸边都是透着黑黄的颜色。

“这位店家必定是常年不在店里的,不然也不会让一个这么好的铺面,把生意经营成这个样子,不过也真是个心大的,应该是对掌柜的太放心了。”

从进了门就一直没有开过口的赵槐盛,听到刘英男这话笑了,朝她竖了根大拇指,“县主英明,这位店家确实不住在本县,而掌柜的是他娘舅。”

刘英男听到赵县令这么说,自己也弯了弯唇,她就说么,要是自己亲自管着铺子,肯定不会把铺子经营成这样的,而他的这位娘舅,看来也不是个省心的主。

说曹操曹操到,刘英男正想到这位娘舅掌柜呢,他就掀了布帘子进来了,朝着屋内抱了下拳,“哟,请各位安哈,听伙计说是来看铺子的,我就是铺子的掌柜,鄙姓潘。”

说话间已经走了过来,正想再开口呢,却一眼看到了站在刘英男稍后边的赵槐盛县太爷,“赵大人,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,失敬失敬!”

竟然是识得自己的,赵槐盛还真不认得这个人,当初选铺子,他只是把要求跟傅师爷说了,然后他让出来寻合适的,找到后回去报给他,他只是在拿到了地址后,在各个铺子门外溜了一圈,根本没有见店家。

“掌柜的客气,本官只是过来看看铺子,你公事公办就好。”赵槐盛并没有跟他套近乎,却也没有失礼,对他抱了下拳。

本来想拿拿搪,在原来定好的价位上再加上个一两成,最后再赚一笔的潘掌柜,看到县令大人竟然亲自跟着人来看铺面,自然是不敢再弄那些有的没的事情。

规规矩矩地把自家要出手的价钱和要求说了,价钱在原来的定位上,甚至还稍稍地降了一些,到底是县令大人在呢,有些面子还是要给的。

就算铺子兑出去了,自己却还是要在永乐县继续过日子的,县令大人可万万不能得罪,潘掌柜不得不把自己的那点儿小心思全收了起来。

第三百八十四章赵县令的面子

赵槐盛除了跟潘掌柜打了声招呼以外,就再也没有开过口,而潘掌柜的也看出来了,县令大人就是来给这位小姑娘撑腰的。

“这位姑娘,您看看这价钱还成吗?已经是最低价了,我们东家当初给我留的底数,要比这个还高一点呢,并且要带上铺子里的货。”

“小的现在是免了您的兑货,又减了一成的价钱,您要是还觉得不成,小的也实在是帮不上忙了,价钱如果再低,真就要赔到老天上去了。”

潘掌柜搓了搓手,他是硬可赔了东家的,也想跟赵县令搭上些关系,反正东家是自己的外甥,差些银子也无所谓的,最后一榔头的买卖,自己能搭上县太爷也不算赔。

刘英男自然是对这个价钱很满意的,县里铺子的价格,她也听赵槐盛跟自己说了一些,大致的行情还是知道的。

“行,既然潘掌柜的都这么诚心了,我也就不跟掌柜的墨迹,咱们这就把契书签了吧,正好赵县令在,一会去衙门就能把东家改了。”

潘掌柜的这才算是松了口气,“姑娘真是个爽快的,小的这就准备纸笔,跟姑娘签契书,这铺子兑出去了,我也了了一份心思,守着个不出钱的铺子,小的也做难呀。”

刘英男看着他写契约书,随口问了一句,“那铺子的这些书你打算如何处理呢,现在铺子没了,这书要处理出去也不容易呢,毕竟不是一本两本的。”

刚刚在铺子里转的时候,刘英男已经大致地看过了,铺子里头书的种类还挺齐全的,神怪的传说、流行的话本、县志地理、江湖风情,再到三字经、百家姓、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,简直应有尽有。

“噢,姑娘说这些书啊,咱们签完了契,我就让伙计打上包,给我们东家发回去,他愿意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吧,我也没办法了。”

刘英男的目光闪了闪,“发回去?我听说你们东家现在可是在京城呢,这些东西运到那边,这费用就少不了吧,再加上损毁的,我看还不如直接扔了划算呢。”

当然不至于直接扔了那么夸张,但确实换不出多少钱来是真的,刨除了各种费用,肯定剩不出多少银钱,妥妥的瞎折腾。

“直接扔了还不被东家骂死,道上损了多少、花了多少费用,都由我们东家担着呢,我只要让他看到东西,知道我没把东西贪了就成了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