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16节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县主客气,您坐您坐。”赵县令先是抱拳深施一礼,这才站定,“这边忙得怎么样了?有没有什么是下官能帮得上忙的?”

“赵县令你来得正好,我正想着要去找你呢,你县上有谁会查算吉日的,我想算一算日子,那两间先弄好的铺子也就开业了。”

刘英男自己其实并不是太信这个东西的,但干娘和爹爹都让她算一算吉日再开业,到底是图个吉利,刘英男想想也就顺着爹娘了,反正也不浪费什么,图个好彩头呗。

“这有什么难的,我们傅师爷就最是精通这个了,一会儿回府,我就让他给你算个好日子,县主,你大约打算什么时候开,让他尽量在那几天里把日子挑出来。”

“我就是想越快越好,铺子明天就能把所有前期的准备全部弄好了,让傅师爷从后天开始,哪一天都成,没别的要求,就是要快着点。”

刘英男就是想快点儿开业,自己在镇子上应该呆不上三个月了,抓紧着开业的话,有两个月的观察期,铺子的经营情况应该也就定型了,自己也能走得放心些。

永乐县的几间铺子,到底不比宁安镇上的,那时候镇上有爹娘在,还有亮子哥在,虽然是刚起的铺子,她也能放心走,而永乐县,她只有刚刚结识的董掌柜。

虽然说有赵县令帮忙照顾着,但他也就是照顾着自己的铺子别额外地起什么罗乱,不可能连生意的好坏都统管着。

“行,下官中午用膳的时候就交待他,让他尽量把日子算早些。”因为傅师爷算是文职,所以赵县令出行的时候,并不是总带着他,也是体恤他辛苦。

“那就多谢赵县令了,又给你添麻烦。”对于赵县令一直以来的帮助,刘英男是感激的,虽然目前她还不能做什么,但日后如果有了机会,她一定会想办法回报他。

“有什么添麻烦的,不过是几句话的事儿,咦,这是什么?”跟县主说话的工夫,看着好些人从一个角落里捧着什么东西往后门走,好像是纸,又好像不是。

“噢,是我装订了一些小本子,让他们拿到后院去晾晒,纸张都有些返潮发霉了,不晾一晾的话,没办法打包,单张晾又怕被风吹跑了,就都装订起来了。”

赵县令好奇地走到角落那里,拿起了一个小本子翻看了一下,然后举着问刘英男,“这样还能写字么,倒是不怕被风吹了,可写字会不方便吧?”

纸张被剪裁装订完,变得又小又死板的,写大字肯定不舒服,赵县令真是越来越看不懂县主的一些做法了,当然,他也没想管着县主,只是好奇罢了。

“我这个虽然也是要写字用的,但却不是平常写大字,而是铺子里给食客们开菜单用的,就是要这样小巧玲珑才方便。

“可这么小,用起来不方便吧?”赵县令这话刚问出来,玲珑就从身侧的书袋里掏出一样细长的东西,然后走到赵县令的身边,拿起一个本子,飞快地在上面写了一行字。

赵县令惊奇地看着一只细细的笔尖,在小本子上留下的奇妙痕迹,这个不同于软笔的书法,写出来也不好看,但是它胜在方便快捷。

“呐,赵县令,就是这样写的,您看方不方便?”赵县令接过玲珑递过来的小本子,这么短短一句话的工夫,玲珑已经在上面写了很长的一串字。

“别说,还真是很方便,玲珑姑娘,你刚刚拿着写字的那个是什么?”赵县令很好奇,是什么东西能在纸上留下字迹来。

“我们县主说,这个叫铅笔,别看它小,可是特意寻了内务府御造房给做的呢,造价可不便宜。”玲珑举着铅笔跟赵县令显摆,自家县主就是聪明。

这可是县主好不容易求内务府御造房给定制的一批,精贵着呢,玲珑显摆完,就要把铅笔装进书袋里,结果被赵县令一把给抓走了。

第四百二十七章一个不留神

看到这么好用的东西,赵县令怎么肯放过,既然内务府御造房能做出来,那县主应该也不差这一只了。

“县主,能否把这只铅笔赏给下官,下官对它很感兴趣。”谁会对新生的事物没有好奇心呢,赵县令自然也是一样的,而且,这可是县主捣腾出来的东西,留着做个纪念也是好的。

“一只铅笔有什么的,赵县令喜欢就拿着吧,不过,这个东西的笔芯怕摔,摔了之后就不好用了,你要小心些,如果笔头磨没了的时候,用小刀削一削就可以继续使用了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