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454章 年节朝会(1 / 2)

加入书签

之所以后来没能继续,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得到的利益分配不均匀。

出海的损耗和消费,尽皆是朝廷户部负担,但是回来之后得到的所有利益,尽皆归于皇家。

成祖朱棣之所以能够修《永乐大典》,之所以能够一次次大规模出兵漠北,钱从哪儿来?下西洋可谓功不可没。

但是,对于大臣来说,这却是个赔本的买卖。

朝廷穷的都拖欠俸禄或者是以各种物事充当俸禄了,皇帝还要花钱下西洋?这是什么道理?很多朝臣不在意朝廷打不打漠北,同样不在意修不修永乐大典,他们想要钱,想要俸禄。

永乐大帝在的时候倒是无妨,毕竟以老爷子的威势和手段,这些朝臣也不敢反对。

可是,永乐之后的皇帝,还要下西洋积累财富,大臣就不同意了。反正对我们都没好处,干什么干?直接一拍两散,爱咋咋地!于是乎,建造海船的图样之类都烧了个一干二净,即便想要下西洋都做不到了。

身为诸葛亮的弟子,赵构爱财但是却还算是有度。

那么多金银堆在库中也是吃灰,够用就行,多了就要花出去才好。

腊月二十八,风尘仆仆的金国使者以及钱周材总算是到了临安。

为了能够能够在年节前赶到,金国正使龙虎卫上将军、殿前右副都点检完颜卞、钱周材二人只带了几个随从,一路急赶。而大部队却还在后方慢慢赶路,若是跟着大部队走,估计至少还得一个月才行。

入城后,钱周材不顾满身的疲惫,便是入宫陛见赵构。

“臣出使未能成功,请陛下治罪!”勤政殿中,钱周材惭愧拜到。

“平身!”

“卿在北地据理力争、未曾失了我大宋之威严,何罪之有。”赵构开口说到。

“赐座!”

先问了问路途之上的事儿,而后钱周材便是禀告说到,“陛下,先帝灵柩被逆臣赵桓带到燕京,臣也向金主问询,金主不应,臣只能先行归来。”

“另外,臣得到一个消息,金人与蒙古再度用兵,而且金人战败,因此想要与我大宋讲和。”

“哦?”赵构一怔,随后便是大喜。

“此消息确定?”

钱周材颔首,“金人封锁了消息,不过,金翰林待制,暗中将消息告知了臣。”

“翰林待制?谁?”

“陛下可记得靖康之前,前往金地的吴激?”

“吴激?”赵构皱眉半晌,恍然大悟,“可是当年开封知府吴拭之子,他岳丈是米芾?”

“正是此人。”

“其虽在北地,却是也心念旧国,因此得知臣前往出使,便是暗中将此事告知臣,也好让陛下对接下来的和谈有所准备。”

赵构微微点了点头,心中也是不由感慨,相比当年,这大宋和赵氏可谓深入人心,如这吴激、如之前的辛赞,哪怕在金为官,却是依旧念及故国,这样的人,在北地不知道有多少。

要知道,如今距离靖康之变,可是已经足足过去了将近二十载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